2020/06/02



改變、得與失


四季
         是什麼大事改變了世界?為什麼世界會改變?想不到是2019年武漢肺炎疫情的發生。在疫情失控不斷的擴散至全世界的時候,「它」,大大的改變翻轉了全世界「人的生活習慣」、「教會禮拜活動」、「教育型態」、「社交活動」、「購買與交易方式」、「溝通方式」、「人與人的互動」。網路方式的流通形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道。對於習慣於一般生活習性的年長者,在來不及學習、困於因應這個突兀的改變而不知所措的情況下,或者奮力圖謀跟進、或者棄甲曳兵而惱。被禁足困在愁城無法四處趴走、趴踢、聚餐、聚會,原本兒孫滿堂每週一聚的歡樂也只能出現在小小的四方格裡,與限時的面面相聚。二十一世紀如此的大突變,豈是我們在二十世紀的過渡時期所能預期、所能想像的?
         這到底是得或失?
         虾!「洛杉磯的空氣躍升最乾淨的第二名,突破有史以來名列前茅的髒汙名。」這是因為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實施家居禁足令,所有人都必須乖乖的在家休身養性,路上行車大大減少,工廠被迫停工之後,沒有烏煙障氣,難得再次能看到一片藍天晴空萬里。
 更令人驚豔的,清澈的海水在夜晚呈現的點點五彩晶瑩。啊!其實這些不是編織的幻境,他原來是實境的生活,卻被我們的無知而揮霍掉了。
         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的大突破,讓人人頓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與手之無法釋機。手機在個人生活上的入侵,雖然大大的破壞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情愫揮發,卻在疫情禁足的此時此刻產生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情誼昇華作用與面對實際的生活挑戰。生日趴、主日禮拜、學生上課、上班族居家上班、購物等等…….
         因應疫情的改變,而激起許多平時不一定會去碰觸的層面,在日益求新求變的時代,突然發現:「生活原來也可以如此的簡化與單純」、「急促的腳步原來也可以放慢與舒緩」、「躁鬱的心情原來也可以放鬆與面對」、「因為距離的撮開而減少面對面的衝突」,雖然被禁足的居家生活,因為太過近距離或因失業、生活失據所引起不少的摩擦,而上演實際鬥雞事件,也因此勢在難免。
         「改變」,看起來只有兩個字,事實上對於個人的影響或反應會有多大?或許要去問問心理諮訊師吧!啊!不能離專業題太遠,在龜腳露餡之前,咱們還是回歸到繪畫上的論說比較單純吧!
         在寫過的文章裡曾提過畫者在繪畫上的改變。「改變」在字面上好像只意味著突破、改進、或只是變不一樣而已,真是這樣嗎?「改變」是因循漸進的改變或是突發性的爆改,漸進式的改變或許可以說是在理性上所做的整合,因此在作品上展現出來的是突破或改進。而突發性的改變或許是一種來自情緒上所觸發的跳動,展現出來的就只是變不一樣而已。筆者因為疫情的爆發與不確定性,在加州政令與子女們關心下禁足不得出門走趴,只得乖乖在家潑彩猛撒,將鬱悶鬱卒爆發在不會反撲計較的畫布上。這是一向最安全的做法。既能療癒情緒又能施展創意,一舉兩得讓人樂此不疲。做改變真是說來容易,一開始,不免拘泥於傳統的金箍咒,總覺得綁手綁腳的,施展有限,相當的懊惱,一旦進入情況,就揮灑自如不可自拔、乃至廢寢忘食。眼看著流動自行融合的色彩,在不作為、無
限定與無可控制的情況下完成不預期中的畫面,又是驚艷、又是亮眼,或許就是所謂的自


然而然的孜然吧!一個畫面上的自然改變,色彩在一次次的流動中自行做無窮盡的變化,畫者不需窮盡腦汁,只要放開、任其奔馳、隨意結緣在有限的框框內做無限的形成。有時候,無意識下的隨意形成倒真的讓人在不預期中豁然開達,忽然更上層樓得到至寶,而次次在無形中達到形而上之上,得之非凡。雖然疫情惹人煩、惹人厭,似失之,卻也冥中自得,哎!兀自玩樂兀自碎碎唸,就算是自我感覺良好、自得其樂也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