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




破繭




      “破繭”讓大部分的人會想到什麼?“蝴蝶”,對了,還有呢?“自助與外助之力”?不是嗎?當蛹在破繭的當下,如果蛹是透過自己奮力破繭出來的蝴蝶,得到的是一對勇健、有力、可以隨意、自由飛翔的翅膀,如果是來自外力之助,結果,是讓人看到一隻身體肥胖、翅膀細弱無力飛翔、體態臃腫的怪胎蝴碟。
         蝴蝶讓我不自禁的連想到媽媽,她在七、八十歲的晚年用手剪做的紙蝴蝶,一隻隻栩栩如生真假難分的黏貼在畫框內,真是讓人歎為觀止。“蝴蝶”因此深植於我腦海裡。特別是在蝴蝶“破繭”的過程所顯示出來的點醒,是我這一生除了宗教信仰的力量之外的一個最大的鼓舞。
         無論如何,人在一生之中很難避免困境的挑戰,或許“掙扎”這個字眼會很快的跳現腦眼,我寧可選擇“奮力破繭”,因為“掙扎”讓人覺得有點落入被動的困境,而“奮力破繭”比較有主動面對挑戰、不畏懼的氣勢。這又與繪畫有啥相關?當然有啦!
         繪畫裡的突破,或者說建立特殊的風格,是一件簡單的事嗎?它不過是豪邁地揮灑的神來一筆?或許淺看如此,然而在突破、或在建立之前必須先有一個破除舊有的習慣畫法、思考想法、甚至是色彩與媒材的使用…….等等。與自己對立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當一個人在習慣中落筆,可以不加思考、瀟灑的、順心的著色。而“突破”則必須先推翻已經建立模式的自己,是啊!的確不簡單,然而特別是在抽象繪畫表達的過程中,所呈現的就是不斷的一再的破壞與建立的輪迴轉折。也就是一再的與自己在繪畫的表達上過意不去。“破繭”需要極大的毅力與堅持,首先他必須要能承受得了一切外在的阻力。而外在的阻力卻又多如牛毛。令人意外的,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割捨與自我的挑戰才是最大的阻力。
         這樣的情況一樣的可以印證在宗教信仰裡。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悔改認罪,從此洗心革面,成了新造的人」。這個霎那是真的嗎?人性是一個非常紮根的東西,很難、很難去改變,在一個充滿誘惑的情境下要擇善其身可以說是強人所難,當然不是說絕非可能,而是說可能性的百分比。
         讓我們回到繪畫上來說,當我們看到藝術家在展場上的作品,覺得藝術家是多麼瀟灑、多麼有創意,每件創作看來是那麼的不費吹灰之力,色調潑灑得那麼自在,渾圓的造型中又充滿活力與律動,讓人看了目不轉睛。殊不知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是多麼費盡心力在從事他的創作品,筆者的意思,是包含所有的藝文界裏如:作曲、寫作、美術、舞蹈等等。焦頭爛額的比喻也許只能表達一些些,不相信?去問問創作者隨時印證一下。但是,大可不必因此就被嚇壞而不敢加入創作的行業。
         創作,是一種無可抗拒的衝力,在創作的過程中卻是無人、也無法能保證完成的成果的完美與否。而創作的力道則是無可比擬,因此我們常會看到或聽到「異於常人的藝術家」,其時他們不是故意的做出有異於常人的表現,而是在專心的創作中忽略了現實面的顧慮。一般人若不了解,沒有用同理心來了解,就會陷入這種感覺。那麼,創作是一種標新立異嗎?還是一種除舊佈新?或者只是創作者自我的挑戰革新?前面提到超越自我的勇氣、毅力與堅持,這樣就夠了嗎?創作的阻力在哪裡?激發的力道又會是在哪裡?創作是來自上天特別的恩賜?的確,天賦的才能是一種特別的加持,筆者從不否定這樣的殊榮。

         回到繪畫上來說,介乎像與不像,就是標明看得懂的寫實與看不懂的抽象,看得懂的是否也表達創作?還是只有抽象?或者,所有看不懂的都屬於創作品?在一些標明現代畫的賽事裡,比如說:「New American Paintings」、「Studio Visit……等等,至於超寫實的作品是否也歸在創作裡?這就見仁見智了。在畫界裡首被推崇的現代畫之父畢卡索,窮其一生在繪畫之路上變!變!變!無疑的大大開闊了藝術工作者的思考方向,在創作上的隨性,絲毫未考慮到現實界的考量,反而激起大多數的愛藝者、收藏家與從事藝術工作者都瞪大眼睛勇敢的放手去創作、追隨其後。無可否認的,各類表達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別是寫實畫,在歷史文化的紀錄上功不可沒。筆者也常聽到各界類似的說法,攝影與寫實的作品,所抓到的都是煞那的景、物,攝影就好啦,還需畫家動筆?也有少數的說法 ; 創作是上天獨特的賜予,不是人人都能持有的。這樣的想法或說法,或許有些道理,卻無法以偏概全。比如說:看到一幅攝影或者美術作品時,可以讓人駐足、震撼心神,那就是一幅感人的創作,而不只是呈現在眼前的一件「作品」。這些會隨著時空的運轉而改變嗎?欣賞的角度也會隨著人心而改變嗎?在科技日日新的世代,繪畫也難免被洶湧而來的大浪所衝擊,一個世代所帶來的兩極化,突破寫實與抽象的概念,他也會讓觀賞者在展場中每每被電擊似的「撼動」,卻不一定是「感動」,或許可以稱之為另類的創作吧!我們知道每一個流派都不可能是突發性的型成,他需要時間的引介與孕育,從事藝術工作者其實也不必擔心目前流派的流向,只要堅毅的、專心的、持續的創作,當時間孕育成熟,流派自然成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