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6

-->
世代的改變


        通常一般宅女宅男除了線上遊戲之外,還有許多的八卦新聞可看吧!筆者目前這段時間因為必須幫忙照顧孫子,無形中也被歸隊為宅女了。一般的八卦看過笑笑也就罷了,偶而也會有一些揪心的問題,前面說了,在幫忙照顧孫子,有關教育的問題就會讓我多費些心思一再的徊旋腦海中。少說筆者也生養了一男一女,現在來幫忙照顧孫子會有什麼樣的困難?不就吃飯睡覺,吃喝玩樂,不也讓做阿嬤的回過來再享受一次養孫兒的樂趣?或者重新思考人生就只有這麼一回,我們是如何走過的?我們再次牽涉到家庭教育的問題?價值的考量?以前的人隱藏許多現在出現的問題,就一個小孩有耳無嘴的說法可以解決的嗎?
        啥問題啊!這麼慎重其事的嚇人。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離婚率不斷地飄高,家庭成員變得複雜,原本一對父母因為婚姻離合數次的增加而成了複數,還有超諱不計倫理的結合以及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繁不勝其數,這也讓我想起小學時候,因為阿嬤的去世要請個喪假,卻遭到老師的白眼,說:啥咪,又請喪假啊!哪來那麼多的阿嬤,小小年紀別學壞了,怎麼可以假阿嬤之名隨便亂請喪假呢?啊!大人冤枉啊!他老有所不知,咱家有三公八嬤年齡不相上下,人走了,我可以不請假嗎?可是以現在的情勢,不只這個數目了吧!甚至還有同性別的父母呢,這個可要考倒我了,依照聖經,這是罪(是保守的說法?),如果醫學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說,這個是一生下來就這麼清楚性向的說法,到底要一個基督徒怎麼去教導後代?(當然啦,假藉故意的犯意除外)。如果萬不幸,在台上大辣辣的講這是罪的牧師,正好家裡出了這樣一個性向問題的孩子,如何再站到台上去大聲疾呼“這是罪”?如何轉圜為自己鋪陳下台階?難嗎?想必也真難。這就像是用一隻食指指責會友,卻不料其他四指是重重的指著自己啊!種瓠瓜變菜瓜是這樣嗎?這款歹誌是否有夠大條?
        轉了這麼大的彎,回過頭來看看在我們的繪畫上又有什麼重疊處?我們講過創意、設色、構圖、意境、心深處的感覺、情感的表達、深度、技巧等等。不管是寫實、印象、抽象、現代、或不在主流的亂流或自我流,無論如何也總逃不過媒材與技巧的搭配。
        而為了達到某種程度的效果,或許創作者會一再的重複某種技巧、或嘗試不同的媒材、即或是在同樣的構圖、紙張、畫布上,也會因為不同的技巧與媒材而展現出不同的畫面結果。而在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或許也會有不同的接受度,這在藝術的創作上無異乎是對於創作者的一個重挫。這是由於個人的接受度直接影響了創作的無遠弗屆。其實創作是不限於繪畫的,藝術的範圍涵蓋有多廣,他就影響多廣。搖搖筆桿是一件多麼陿意的事?卻搖出了文學藝術、繪畫藝術、影劇與音樂、舞蹈等等。如果我們回過頭來單就繪畫方面做審視,印象派首當其衝,被寫實派的評審們毫不留情地丟到落選堆裡,畢加索“阿威濃的姑娘”被當時印象派畫家們視為他在精神上已經進入瘋狂而將無法繼續創作的作品,德庫寧抽象的女人,克林姆刻畫人性淋漓盡致的作品,這些都是曾經一度被畫家、評審者因為時代表現法的衝擊下而淪為犧牲品,而“時間”,相信將是最好的見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