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繪畫、牧會
-------專訪李仁豪牧師
上帝要撿選啥咪款人來當牧師?真的沒有人知道。自小從阿嬤所讀的羅馬字聖經故事開始與教會連結,幾十年來也認識了不少牧師,或有神情嚴肅、或有輕易與會友打成一片者、或有精於經文講解、或有精於行政處理者、另有特別在藝術方面有恩賜者。多年來因為地利人和加上緣份,筆者比較認識的有劉瑞賢、劉瑞義牧師,兩兄弟在音樂與繪畫方面都非常的傑出。是神希望他們藉以藝術方面的才能來擴展福音?或許吧!
李仁豪牧師是現任洛杉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駐堂牧師, 生於高雄市, 在台灣神學院主修音樂,台南神學院取得博士學位,論文「從聖經基礎看台灣禮拜堂建築」2009年12月由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
筆者參加去年洛杉磯教會五月的靈修會時獲知這又是另一位得神特別恩賜的牧者,在講道上Power
Point 所展示的許多聖經故事圖片都出自牧師的彩筆,這就令筆者產生極大的好奇了。詢問之下,啊!原來是家有藝術淵源,他從小就在充滿音樂、美術的環境中成長,家中經營『學友美術社』。父親李洸洋長老是高雄市的前輩畫家,也是高雄美術協會創辦人之一,作品「高雄港」被高美館所收藏。從小耳濡目染受父親的薰陶,更受教於父親的教導。因而令筆者也想探詢牧師的令尊李洸洋長老。我們都知道台灣的藝術之風漩起于臺北,所有與藝術相關的活動及我們所熟知的前輩畫家、與藝術學校、用品等,也絕大部分都在北部地區。由於李牧師的父親一生樂與彩色共舞,鑑於台灣南部地區的繪畫達人都要北上採購藝術用品,當時還未有高鐵的設施,非常的不方便,遂在高雄開張了第一家美術用品店『學友美術社』,提供的廣大區塊含跨台中以南至花東地區,以利繪者的方便。並另闢店面的空間做為美術教室,讓台南地區藝術愛好者有機會接受美術教育與薰陶,筆者相信這對於南部地區美術運動的崛起有相當程度的助益。李洸洋長老對於藝術同好及後進非常的愛護,曾免費提供場所給剛剛出道的畫家黃光男老師開班授課,李牧師也蒙受其利,順水推舟的成了黃老師的學生。
一般台灣人有父業子傳的習性,父親對於美術的推廣如此的盡力,難道不會希望子女去繼承?特別是在他眼中較有天份的孩子?

的確,上個星禮拜的聖歌隊獻詩時有牧師優揚的小提琴在旁協奏,真的很感動、呈現很不一樣的禮拜氣氛。
而樂器的種類何其多?牧師為何獨鍾小提琴?
李牧師:「為甚麼選小提琴?其實是沒有其他選擇,我家四位姊姊都學鋼琴,哥哥學小提琴。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畫家父親已經盡全力給哥哥姐姐學琴了,身為老七的我....慢慢地等吧!我很羨慕二哥能夠學小提琴,所以每次哥哥在上課的時候,我就偷偷拿起櫃子上的『小』小提琴在一旁煞有介事地拉。有一天哥哥的小提琴老師就告訴我媽媽,『我要免費教阿豪拉小提琴。』不知道他是受不了我的吵鬧,還是真如他說的我有一點天分呢?總之,自此之後,我就與小提琴結下不解之緣了。」
筆者:「從您的簡歷裡除了四次個展、在比賽中屢次獲獎、也受邀或策展許多次的聯展,您的畫藝在南部畫界與宗教界已倍受肯定,能否請李牧師談談比較特殊的創作經驗?」

除了台灣各地的風景及宗教畫之外,李牧師心中對於早期來台做醫療宣教師--小蘭醫師、切膚之愛、以及喜樂阿嬤等有感動、負擔而開始畫他們,這些畫作都贈給醫院或保育院,以表心中對宣教師的敬佩。
2008年李牧師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之託與藝術家及藝術家牧師們籌劃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藝術家團契。
我們不能說李牧師的作畫是不務正業,那是上帝對他特別的恩賜,讓他在傳福音工作上的另一份有力的加持。讓我們聽聽李牧師自己的看法;
李牧師:「畫畫在另一方面也是自己釋放壓力的一種途徑,然而重拾畫筆後就似乎停不下來了,也似乎一併將我與父親中間對於「美術系」的內心衝突及心結也完全的釋放。現在畫畫反倒是對父親的懷念,也是從信仰中反省之反射、對於土地之情之表現、對於生命色彩之感動,這些成份已經多於壓力的排解!」
筆者:「謝謝李牧師接受專訪,願神大大祝福您所做美好的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